国画调色技法大全
图片
一、国画常用颜料特性
(一)矿物颜料
1. 石青:由蓝铜矿研磨制成,分为头青、二青、三青等,色阶由深至浅。其色彩鲜艳,覆盖力强,常用于青绿山水,能展现出山峦的雄伟与深邃。
2. 石绿:源于孔雀石研磨,同样分头绿、二绿、三绿等。色调清新自然,适合表现草木的生机盎然以及山石的古朴质感 。
3. 朱砂:硫化汞矿物,呈现出艳丽的红色。常用于绘制花瓣,为花朵增添娇艳之态;也可用于人物肤色,但需搭配白粉调和,使其更加自然柔和。
4. 赭石:赤铁矿粉末,属于暖褐色。在山水画中常用于描绘树干,展现其沧桑质感;在人物画里可用于勾勒衣纹,增添古朴韵味。
(二)植物颜料
1. 花青:由蓼蓝叶发酵制成,是深邃的深蓝色。常用于描绘山水间的云雾,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;也可用于勾勒花叶的叶脉,使其更具层次感。
2. 藤黄:从海藤树脂中提取,为明黄色。需注意,藤黄不可与铅粉混用,否则易发生化学反应变黑。它常被用于表现花卉、枝叶的鲜嫩。
3. 胭脂:通过红蓝花萃取而来,是浓郁的深红色。在画花卉如牡丹、梅花时,能展现出花朵的艳丽;用于人物唇色,可增添人物的生动感 。
4. 曙红:人工合成颜料,呈现出偏粉的红色。适合用没骨法绘制花瓣,使花瓣看起来更加娇艳欲滴。
(三)金属颜料
1. 金粉/泥金:闪耀着金色光芒,常用于勾勒线条,为画面增添华丽质感;也可绘制楼阁,展现其金碧辉煌;还可用于题款,使作品更具艺术价值。
2. 银粉:呈银色,较少使用,偶尔用于描绘雪景,营造出银装素裹的氛围;或作为装饰,增添画面的独特韵味。
二、国画常用颜料类别一)笔中调色法
一笔中蘸取二三种颜色,当笔落在纸上时,便能产生一气呵成的色彩效果。这种方法能避免因三原色混合而产生彩度低的混浊色彩。比如在画嫩叶时,同时蘸取两种对比色,可生动地表现出嫩叶的娇嫩与生机。
(二)碟中调色法
在着色前,将含颜料的笔在调色碟上调色,把颜料充分混匀后再进行绘画。如此画出的效果会更加均匀,也能呈现出自然的渐层变化,使画面过渡更加柔和。
(三)纸中调色法(罩染法)
在原来已上好色的基础上,再罩染一层颜色。当发现画面色彩太浮、太艳、太淡或太薄时,使用罩染法可以使色彩更加厚重、沉稳,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质感 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三、不同作品的调色示例(一)山水画
青绿山水:主色调为石青、石绿、赭石。先用赭石铺底,勾勒出山石的轮廓,奠定画面的基础色调;接着用石绿(二绿)从山脚向上分染,展现出山体的明暗变化;再用石青(三青)在石绿上方罩染,使山峰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;最后留白表现云雾,用花青调墨染远山,营造出悠远的意境,如王希孟《千里江山图》。
(二)工笔画
花瓣用曙红 胭脂分染边缘,营造出花瓣的立体感和层次感,中部用白粉提染,使花瓣更加娇艳,花心处加朱砂 藤黄点蕊,增添生机;叶子用花青 藤黄调草绿,深叶加墨,表现出叶子的浓淡变化,叶脉用花青勾线,嫩叶加赭石调和,使其更加自然。
(三)写意画
◦ 梅花:用朱砂 白粉调淡红,以没骨法点花瓣,表现出梅花的娇艳;浓墨勾花蕊,突出梅花的神韵;枝干用浓墨 赭石皴擦,体现出老干的苍劲古朴
竹子:新竹用藤黄 花青调嫩绿色,笔尖蘸墨撇叶,展现出新竹的鲜嫩;老竹用花青 墨画叶,赭石染竹杆,体现出竹子的坚韧与沧桑。
鸟类:孔雀的羽毛用石青 石绿分染,颈部用朱砂 白粉,展现出孔雀的艳丽;尾部翎羽用金粉勾勒,增添华丽感。麻雀用赭石 墨染头部与背部,腹部白粉,喙部藤黄 朱砂,使麻雀更加生动形象。
(三)人物画
1. 面部肤色:根据不同的需求,可选择朱砂 白粉(偏暖)或花青 白粉(偏冷)。先用淡赭石铺底,为肤色奠定基础色调;再用朱砂 白粉调肤色从面颊向四周晕染,眉骨、鼻梁用白粉提亮,突出面部的立体感;最后在眼角、鼻翼加胭脂分染,使肤色更加自然生动。
2. 仕女服饰:红色衣裙用胭脂 朱砂平涂,展现出红色的艳丽,边缘用墨色勾线,增强服饰的立体感;绿色衣裙用石绿 藤黄罩染,领口袖口加金粉勾勒,增添华丽感。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四、国画必学的9九种调色技法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👆以上就是我们常用颜料及调色法啦,一定要认真观看,以后再也不用调色烦恼啦~五、国画注意事项
1. 颜料兼容性:矿物颜料(如石青、石绿)与水色需分层使用,避免混合后产生浑浊现象;铅粉(白粉)不可与藤黄、花青长期接触,否则易氧化变黑,影响画面效果。
2. 纸张特性:熟宣(矾纸)适合工笔重彩,因其不渗水,可多次渲染,使画面更加细腻丰富;生宣适合写意,色墨渗化快,能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,但需严格控制水分,以免画面失控。
国画调色是一门艺术,也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意境的语言。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,掌握各种颜料的特性和调色技巧,我们就能在国画创作中,用色彩描绘出心中的诗意世界,传承和发扬国画这一古老而迷人的艺术形式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